BYRCAFE
视觉稿阶段
视觉稿 by Erin 190126
产品和设计阶段
简介
最初的动机见评论 #1 。在 BYRBBS 重设计并对北邮学生社团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下述问题十分严重:
-
内容创作者找不到观众。
- 如果你有一个新的与校内相关的作品或者文章,不管是一段针对教务系统的脚本、还是一个新的站点或者网页设计、一组摄影作品或者制作的小游戏、故事或者视频剪辑,你会选择在哪里发表?
- BYRBBS ?现在论坛的用户活跃度已经不高,而且以讨论考研出国为主,对创作并不友好。
- 某个学生会或者社团组织的公众号?我们都知道,这种平台上不时会有些出色的作品,但是更多时候,都会因为公众号的订阅者不足、或者其他并不好的作品太多,被埋没其间。
- 班群、年级群、学院群、社团群?年级群等的绝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感兴趣。社团群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是社团之间的活跃程度有优劣,作品的欣赏者也未必在社团里。
- 「做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只能孤独寂寞的画图/写代码」这一点,非常打消人的学习和创作热情。其实真的没有想看的人吗?未必。
- 如果你有一个新的与校内相关的作品或者文章,不管是一段针对教务系统的脚本、还是一个新的站点或者网页设计、一组摄影作品或者制作的小游戏、故事或者视频剪辑,你会选择在哪里发表?
-
观众找不到内容创作者。
- 除去 BYRBBS ,我们学校还有 20+ 大小学生会和社团的微信公众号,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都按时间顺序排列。为什么不能一站式的查看所有内容?为什么不能按标签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为什么不能按点赞和浏览次数自动推荐高质量内容?
- 也许,我最想看校内相关的「活动竞赛」「技术干货」「课内学习」「游戏设计」相关的优质内容 ……
综上,我们做一个 沟通内容创作者和读者观众的信息聚合平台 ,从两个维度解决这个问题:
- 从内容来源上,聚合 BYRBBS 、微信公众号、 RSS 订阅源。
- 从内容展示上,提供 标签话题分类 和 热门排序/个性化推荐算法 。
暂定为:「BYRCAFE 内容发现 · 北邮人的茶余饭后」,本体就是个带摘要和推荐算法的链接库,链接来源是用户手动 POST 或者公众号或者博客自动 POST ,暂时不做内容全文抓取而采取全部外链。
从用户实用角度考虑,优先做 Web 和移动网页端,考虑推出(设计简洁美观的!)手机客户端。
产品原型 #1
- 作者: @dimpurr
- 时间: 201804
没有进行视觉设计,只简单陈述产品想法和页面逻辑。有点丑丑的。
主页
首次打开的欢迎向导
说明:
- 用户首次打开时,提醒选择要关注的内容来源和内容标签,然后记录在 Cookie 中。出于方便考虑,注册并不是必须的,但是注册后才可以同步设置。
3 Comments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自从论坛冷落之后,大量的学生社团和组织分散在大量的微信公众号,你永远不知道总共有几个学生组织和公众号,每个公众号的推送是按照时间,你也懒得每天点进去,精品推送也不会被顶起来或者上浮。
除非你闲的没事干天天刷公众号或者朋友圈,否则大部分优质推送实际我看浏览和点赞量都很低,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推销。只有极少数的要求朋友圈转发的活动推送等等得到了有效传播,费时费力写出来的干货的传播率往往极低,因为这种很多人看了就走,并不会转发朋友圈。
其实这是不对的,合理的内容挖掘应该符合长尾模式,就是少数精品爆款推送被顶上去得到大量点赞和阅读,其他的更多内容作为补充。我们需要一个全北邮所有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的聚合平台,并且能有推荐算法或者基本的编辑、热点、点赞功能,总而言之提高寻找公众号、免去发现优质内容的麻烦。
Mark
微信关注了五个北邮相关的公众号,大多数时候都毫无营养...